“今年的蠶繭收成好啊,給小孫女買電動車的錢有著落了!”村民李大爺看著全家人一袋又一袋地把白花花的蠶繭從三輪車上抬到蠶繭收購點時笑呵呵地說道。在瀾滄縣安康鄉南柵村,許多像李大爺一樣的農戶正忙著把自家的蠶繭交付收購方。
安康鄉南柵村因地制宜,建立了完善脫貧攻堅后續鞏固提升長效機制。緊緊圍繞“開發一株樹、做優一粒繭、盤活一片地、富裕一方人”的產業發展思路,加大扶持與指導服務力度,大力推進蠶桑規模化連片種植,支持農戶發展蠶桑產業。
南柵村聚焦三個轉變增強產業發展,從“單打獨斗”向“抱團發展”轉變,完善“龍頭企業+基地+共育戶+農戶”的蠶桑一體化經營模式,集中成片發展蠶桑786畝,免費給農戶提供蠶桑種苗、肥料補貼與技術支持,推動桑園經營權向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社流轉。
從“傳統農業”向“循環經濟”轉變,在瀾滄縣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安康鄉黨委、政府引進了162萬元的上海市對口幫扶蠶桑產業項目落地南柵村,成立桑蠶養殖合作社,修建合作社廠房等基礎設施,把農戶的土地向產業化發展大戶或組織流轉。該模式讓南柵村農戶到合作社務工增加收入的同時,還發展壯大了蠶桑產業。
安康鄉通過“龍頭企業+基地+共育戶+農戶”發展模式,在南柵村共扶持85戶散養養殖農戶建設標準化養殖大棚85間,新植嫁接桑樹200畝。目前,全村種桑面積已達786畝,每年養殖蠶產出的蠶繭1261.04公斤,產值達51萬余元。
安康鄉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養蠶產業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調動了南柵村村民種桑養蠶的積極性,還吸引了不少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與創業。